1、选定方向
编程的世界是多元纷繁的,大的方向就分前端开发、后端开发、移动开发、云计算、数据处理、智能硬件、物联网、虚拟现实等等,光编程语言都几十种。如果没有做过功课,贸然进入只会分分钟懵逼。所以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再结合市场前景,先选定一个方向,再选择一门语言,然后头也不回的深深扎进去。
2、优化学习方式
做好笔记,记录经验,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过目不忘的神技,很多时候我们学了也不一定马上掌握,需要过后花时间慢慢领悟,而且还有忘掉的风险,所以对于重要的知识点都要做好笔记。
3、多看官方文档,外文资料互联网是一个更新迭代很快的行业,所有编程语言都会不断的更新新功能和修复旧Bug,网上查的资料很有可能是旧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查看官方文档。
4、动手做项目学习编程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做出具有一定功能的项目,而做项目又是最好的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方式。如果前期能力不足就先做一些简单的功能模块,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一开始就要实现各种酷炫炸天功能,遇到不会的就在网上查,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获取资源也极其方便。
逻辑架构:逻辑架构关注的是功能,包含用户直接可见的功能,还有系统中隐含的功能。或者更加通俗来描述,逻辑架构更偏向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分层”,把一个项目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这样经典的“三层架构”。
开发架构:开发架构则更关注程序包,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写的程序,还包括应用程序依赖的SDK、第三方类库、中间价等。尤其是像目前主流的Java、.NET等依靠虚拟机的语言和平台,以及主流的基于数据库的应用,都会比较关注。和逻辑架构有紧密的关联。
运行架构:顾名思义,更关注的是应用程序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并发带来的问题,比较常见的“线程同步”问题、死锁问题、对象创建和销毁(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等等。开发架构,更关注的是飞机起飞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在静止状态下就能规划好做好的,而运行架构,更多考虑的是飞机起飞之后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
物理架构:物理架构,更关注的系统、网络、服务器等基础设施。例如:如何通过服务器部署和配置网络环境,来实现应用程序的“可伸缩性、高可用性”。或者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如何通过设计基础设施的架构,来保障网站能支持同时10W人在线、7*24小时提供服务,当超过10W人或者低于10W人在线时,可以很方便的调整部署架构来支撑。
数据架构:数据架构,更关注的是数据持久化和存储层面的问题,也可能会包括数据的分布、复制、同步等问题。更贴切来讲,如何选择需要的关系型数据库、流行的NOSQL,如何保障数据存储层面的性能、高可用性、灾备等等。很多时候,和物理架构是有紧密联系的,但它更关注数据存储层面的,物理架构更关注整个基础设施部署层面。
1、机器语言
是最低级的语言,是由二进制码组成,是最早期的一种程序语言。
2、技术功能代码
这种代码与业务,与要实现的系统完全没有依赖,各个编程语言标准库,框架都属于此类,这类代码尽量按不同技术进行独立,保证代码的正确性。如实在需要大量类型组合出需要的功能,如Web框架,设计的功能很多,则应该使用接口,尽量隔离不同的功能,技术。
3、业务中功能的实现代码
这种代码需要实现业务逻辑,一般会存取业务数据,转换数据结构,检查数据是否符合要求,调用功能类库等,这类代码关联的东西很多,需要做到尽量简单,等分离出去的尽量分离出去,简单一来不容易出问题,二来只需要少量测试即可保证这部分代码的正确性。
4、针对业务逻辑对功能类库进行封装的类库的代码
有的业务逻辑中一个功能,可能需要某种类库做大量动作。然而这些代码实现的功能,在业务逻辑中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步骤,因此可以独立出来,作为包装类库,也需要编写一定量的测试代码,保证正确性。
5、业务逻辑组合代码
一个系统会有多个业务逻辑,其组合规则也可以被独立出来,以方便扩展和修改业务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