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涉及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两大领域。劳动保障主要关注劳动者在就业、社保、医保、失业人员管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的事务,而社会保障则更侧重于民政优抚、民政救助、日常医疗救助、低保等工作的管理与实施。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基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工作。具体来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向就业:
1、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
2、社会保障机构: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劳动市场的日益规范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可以在社会保障机构从事政策研究、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障管理等工作。
3、职业培训与咨询机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职业培训与咨询机构从事相关工作,如职业能力培训、劳动法律法规咨询、劳动力市场分析与调研等。
4、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毕业生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5、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毕业生还可以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
在薪酬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薪酬因地区和单位而异,同时也与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有关。一般来说,刚毕业生的薪资会在4730元左右,毕业2年月薪约为8202元左右、毕业5年月薪约为10960元左右,随着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增加,薪酬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经济理论界也日益重视对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面对社会经济实践的要求,社会保障学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
但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对社会保障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社会保障学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科体系很不成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保障学是一个朝阳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必然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方面的人才。